配资排排网 揭秘老山211高地战斗真相1:轮战期间争议最大战斗,战场地形详解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配资排排网
“211高地争夺战”是老山作战期间争议最大一场战事。争议中夹杂着指责、抱怨、甚至谩骂。
因为为了争夺这个高地,有400多名战士伤亡,4名战士被俘。
越是争议,就越显得211高地的战斗扑朔迷离,因为人们能够看到的资料绝大部分来自于网络,但是目前网上资料有不少是传说的、零碎的,甚至是相互矛盾的。
关于“211高地战斗”的系列作品会涉及战斗过程、事件梳理、真相考证以及相关分析。主要目的是把事件客观地呈现给大家。以告慰那些当年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官兵,因为不管上级的指挥有什么样的失误或错误,一线官兵是没有错的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,我们必须先把211高地的战略位置说明白:
图片
图:云南那拉战场,右翼为松毛岭,左翼为东山,盘龙江从中流入越南
211高地距离中越边境大概1.5公里,位于那拉战场的最前沿。
图片
406高地也叫146阵地,是我松毛岭防线的主阵地
是406高地向东延伸出来的一条山腿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条山腿长大概150米,上面有2个山头,相距80米左右。我军占领西边的211高地,越军占领东边的227高地。
图片
图:松毛岭那拉战场,我军大部分阵地位置
这种高地我们称之为阵地,当年我军主战场防御正面24公里的防区内,这样的阵地有220多个,阵地上依托石洞、石缝配置人数不等的战斗小组,这样的战斗小组称之为哨位,我军阵地上这样的哨位大概有1100多个。
为了便于识别,部队会把阵地进行编号排序,但有时也用标高来称呼阵地的名字。用编号的叫阵地,用标高的叫高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11高地用的就是标高,代表它的海拔是211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高地西边不到300米是255高地,再往西是406高地,406高地也叫146阵地,是我松毛岭左翼防线的主阵地,它的身后是145阵地,南边大概300米就是著名的李海欣高地,也叫142阵地。如果越军突破了146阵地,那便可直扑松毛岭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高地的东边和南边直面越军的防御阵地,其中清水地区是越军的屯兵要地,盘龙江纵贯南北,由我国流入越南,两山夹一沟的地方叫清水口子,清水河在这里汇入盘龙江。盘龙江西岸上是连通我国和越南的4号公路,清水河南岸上的是清水公路,这两条公路的三岔路口距离211高地大概680米。
清水口子是越军的兵力和辎重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,而清水公路则是越军向西通往扣林山地区的唯一的后勤生命线。
高地北边分别是166、168和156阵地,这3个阵地是我1军1师2团在1985年3月8号的“852行动计划”中拿下的,这片阵地的身后,就是我国的船头地区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要到211,必须得从255高地冲过去,但是连接这两个高地的是一条长280米的死亡通道,这是一条倾斜狭窄的山腿,只有20多米宽,是越军火力的正斜面,完全的开阔地,没有堑壕的遮挡,并且20多米宽的山脊上能过人的只有60公分的一条小路,两边全是雷场。
越军在这里布置了完备的直瞄火力,即便是在大雾天,设定好射击诸元,也能把这条小路封锁得死死的。
从166阵地出发到211也不是不可以,但得先下四五十米的陡坡到沟底,再冲上五六十米的陡坡才能到达,关键是除了敌人的炮火封锁,沟底是没有办法搞清楚的雷场,更为凶险。所以说,255高地的这条路是抵达211高地唯一的一条通道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高地周边的形势非常复杂,越军的阵地环伺周围,并且周边有一些很大的屯兵洞,有风洞,蝙蝠洞、乡窑洞等等。这些溶洞可以囤积越军的不少兵力。
从这些阵地或者溶洞延伸出来的堑壕几乎把211高地给围住了,抵近到了高地的最前沿,并且越军在南北两侧都设置了预警阵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高地很小,核心阵地只有50多米,上面都是石头,挖不了堑壕。相对于越军占领的227高地,211处于敌高我低的态势。两个山头虽然相距80米,可是最近的哨位相距只有15米。
高地从上到下设了3个哨位,1号哨位和2号哨位比较小,是前哨阵地,3号哨位最大,是主阵地。3号哨位从北向南分布着3个洞,由一条5米来长的小战壕成直角连接。最北边的1号洞相对来说最坚固,分为内外2层,最南边的3号洞条件最差,只能容纳两三个人,但它可以封锁左前方和右上方来的敌人,保护着3号哨位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11高地是南京军区1军在1985年2月11日的拔点作战中夺下来的。但从地势上看,如果不拿下227高地,只是固守211高地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另外,如果211高地不驻军而是以炮火控制,会不会对那拉战区的防守造成大的影响?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985年5月29号,济南军区67军接替了南京军区1军的指挥。
需要说明的是,我军的这次轮换比越军晚了一个月左右,67军进入战区时,对面的越军已经对战场的情况基本熟悉。
另外还有个情况需要说明,当时1军在那拉是两个营1000多人防御,67军接防后,只派了1个营500多人,这500多人要守23个高地。
1985年5月31号,越军趁着我67军初来乍到、立足未稳,发动了代号为“T5-M1”的作战计划。
一场惨烈的配资排排网,痛心疾首的211高地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序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恒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配资排排网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,商业航天板块掀起涨停潮
- 下一篇:没有了


